鹽為五味之首,更是我們生活必需品。可是鹽與高血壓、血脂異常、糖尿病、肥胖、腎功能損害、骨質疏松等疾病密切相關。那么,食鹽真的是我們健康的“敵人”嗎?
人體是離不開鹽的。鹽中的鈉離子具有維持機體酸堿平衡、調節細胞內外滲透壓平衡、維持肌肉的興奮性等生理功能。但絕不是攝入鹽越多越好。食鹽過多會導致血壓的升高和鈣的流失。對女性來說,食用過多的鹽會導致皮膚失水,造成皮膚老化。因此,控鹽是合理飲食的核心內容。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推薦,每人每日鹽的攝入量為小于6克。其中2克為我們日常攝入食物所包含的鹽量,那么,實際上一日炒菜鹽用量應是4克。4克鹽相當于一個普通啤酒瓶蓋平鋪的量。高血壓或糖尿病患每攝入鹽總量不宜超過3克。高血壓、糖尿病并發患者和腎臟疾病患者每日鹽的攝入量不超過2克。
特別提醒,我們日常飲食中存在著大量的“看不見的鹽”。比如:1克味精含0.5克鹽;100克醬油相當于15克食鹽;100克香腸相當于4克食鹽,就連許多蔬菜也是還有一定的鹽。比如:空心菜、豆芽、紫菜等。還有一些吃起來不咸的食物也含有大量的鹽分,比如薯片、餅干、松花蛋、方便面等。
預防高血壓,提倡“高鉀低鈉”飲食,以減少鈉離子對血管壁的傷害。我們選擇高鉀低鈉鹽,是一個比較健康的選擇。高鉀低鈉鹽相對于普通鹽而言,不是很咸,但依然要遵循每日炒菜不超過4克鹽的原則,不要因為不咸而過量。
(本內容由青島市技師學院于揚、哈爾濱商業大學楊銘鐸提供)